应对贸易壁垒广东碳足迹方案正“跑步前进”
发布时间 : 2025-05-01 00:39:134月29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广东省生态环境厅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已于近日出台。从政策内容上看,《若干措施》主要围绕引导产业科学布局、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强化产业生态赋能和优化环保服务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九项重点措施。
其中,以高端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环境服务业等为代表的环保产业,和以可持续航空燃料应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为代表的静脉产业被“点名”,有望得到政策进一步倾斜支持。
同时,ope体育官网围绕企业关注的碳关税问题,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交流合作处副处长陈毅军也在会上表示,将加快制定出台广东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推进广东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建设,同时进一步建立完善广东碳标签管理制度,助力广东出口企业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
加快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是此次新政出台的关键内容之一。《若干措施》围绕服务引导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和加快推动未来、新兴产业发展两个方面提出具体工作举措,并进一步明确针对环保产业跟静脉产业发展的具体要求。
其中,聚焦环保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提出要重点强化高端环保装备制造发展、环保科技创新、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对外合作推广等工作。围绕推动静脉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则主要从加快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角度切入,强调要强化可持续航空燃料应用、“无废城市”建设、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处置等工作。
据生态环境部及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调查统计,2023年广东省纳入统计的2144家环保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到4864.7亿元,其中环保业务营业收入总额达到1965.5亿元,连续五年蝉联全国第一,环保产业业务收入占全省GDP比重也由2018年的1.2%逐步提升到2023年的3.5%。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许金洲表示,下一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将推出支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形成科技、财税、金融、人才、市场等政策支持合力,同时积极开展环保产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工作,聚焦基础零部件和材料药剂等“卡脖子”问题,编制环保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清单,加速环保产业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同时,许金洲特别提到环境服务业是广东省的优势领域,环保产业95%以上营业主要来源都是环境服务业,为此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接下来也将以园区、产业基地等工业集聚区为重点,进一步推广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ope体育官网积极推动环保管家、环境医院等环境综合服务模式试点,打造一批“综合环境服务商”,以更大力度支持环境服务业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的同时,《若干措施》也考虑从市场机制创新角度着手,进一步撬动产业绿色转型的市场活力。
“我们注重处理好‘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关系。比如希望通过建立完善‘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异位协同处置’修复模式、化工园区容缺机制等方面的制度创新,ope体育官网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以及通过碳普惠、排污权交易、绿色金融等市场激励手段,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副处长徐宇波表示。
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大背景下,深化、创新碳足迹管理也被纳入《若干措施》。
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为例,2023年5月CBAM法案正式生效,2026年1月起将全面实施,届时企业需要为进口欧盟的产品支付原产国与欧盟本土生产的碳价之差,未履行相应合规义务的企业将面临罚款、禁止进口相关产品等一系列处罚。
“广东作为外向型经济省份,出口型企业较早受到来自国际客户提出的碳足迹和碳排放管理相关要求。随着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新电池法等法案、方案的陆续发布,我省企业面临更广泛更严峻的国际绿色贸易规则挑战。关注到企业面临的问题,我厅及时协调相关政府部门,并组织技术机构共同研究应对措施。”陈毅军表示。
据悉,目前广东已搭建碳标签平台,发布全国首个省级碳标签——广东碳标签,并制订发布轮胎、石化化工、造纸和纸制品、家用电冰箱等16类产品的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截至2025年3月底,广东全省已有109家企业获得125张碳标签证书,覆盖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行业、金属制品业、食品制造业等22个行业。
“目前上述碳足迹评价标准还是团体标准,主要是希望能够推动企业尽快建立碳足迹评价意识,根据这一参考标准自主开展产品碳足迹评价,尽早适应国际绿色贸易规则挑战。”陈毅军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先解决企业缺乏评价意识和技术文件‘不会算’‘不能算’的问题,下一步才涉及跟国际标准的衔接。”
陈毅军表示,接下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将加快制定出台广东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统筹推动这项工作。一方面,根据广东省重点特色产品及企业面对国际绿色壁垒规则的紧迫性,分步骤、分层次推进广东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建设。
另一方面,建立完善广东碳标签管理制度,丰富和拓展广东碳标签应用场景,继续推动粤港澳产品碳足迹碳标签互认。从产品碳足迹工作入手,助力广东出口企业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推动产业低碳转型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时隔近五年重要调整!财政部、证监会联合发文规范会计所发展 这些新变化值得关注